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48公里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已被评为世界百大纪念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 之一。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孔祥熙、大盛魁等大老板在此都有商号。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2003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碛口为风景名胜旅游区。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
大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秦晋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黄河进入大同碛,河面急剧收缩为百米左右,河水涌向落差约10米长3000米的倾斜河道,顿时水流湍急、浊浪排空、咆哮如雷、声震十里,观者无不惊叹。大同碛下游百米处,黄河河宽水缓形成了千米之长的天然沙浴场。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
黑龙庙: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座落在碛口卧虎山,整体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乐楼巧夺天工、不用音响设施十里之遥可闻,拾级登顶,千岩万壑、百里黄河、尽奔眼底。
西湾村: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占据长250米,宽约120米的地带,总面积约3万平米,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和明清建筑的极好材料。
李家山:著名国画大师吴冠中的三大发现之一,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搞的叠置,错落有序。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较大的四合院都是水磨青砖对缝砌筑,无论造型、风格、艺术都十分考究。照壁上、门楼上、厦檐上和窑洞门窗上的砖木雕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很精美,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他评价李家山:“从外部看象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以找到。”
天然石壁浮雕: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的开阳段,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壁上有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风浊形成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这些天然石雕,鬼斧神工,人物山水、飞鸟走兽,任人联想。天然画卷总面积约10000平米,十分壮观。
本链接涉及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社区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