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就收到了这把紫砂杯,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出来晒晒。今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
对于紫砂壶,我并不陌生,记得爷爷以前,总是手不离壶的。他的紫砂壶,到现在被父亲放在博古架上的还有六把。就在门前的那颗大柳树的树荫下,他一人躺在一把竹质的躺椅上,手端着一把紫砂的小手壶,或是闭目养神,或是听着一段收音机里面播讲的《杨家将》,或是手里拿着一本《红楼梦》,但是,手里的那把紫砂壶从不离手,时不时的把那把小手壶的壶嘴,靠近嘴边,轻轻的咂一口茶汤,含在口里慢慢的品味,不过一会,就用一块小毛巾满壶的擦拭一番,要不就是用手满壶的慢慢摩挲把玩。
早知道这次活动奖励的是一把紫砂壶,但是还是迫不及待的打开这个明显的布纹纹理的盒子,原来是一把紫砂杯。也许父亲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也是对紫砂制的茶具宠爱有加。相信送给他个“一辈子”那也是极好的。
放在办公桌上慢慢的观察他,我们国人的文化就是这般的含蓄,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图案,文字。就有着不同的寓意。梅兰竹菊,被我们说成是四大君子,这把紫砂杯上刻有的是竹子,就是寓意着,虚心,有节,坚强。杯盖与杯把的竹节造型更是惟妙惟肖,
紫砂杯杯身雕刻的竹子,细细的叶,疏疏的节。简简单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雪压不弯,风吹不折的豪气和中空外直的度量。至于竹子的节,更是有更深的寓意,记得有一句“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的评价,更能显示出古人对于竹子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新式茶具,大体可分为瓷质,玻璃质,不锈钢质的。也曾经嫌弃过爷爷用过的那几把灰头土脸的紫砂壶,每每回家就央求他换掉,他总是笑而不语的样子。现在想来,其实他时不时的会将一些紫砂壶的典古,什么“一壶侍一茶”啦。什么“养壶包浆”啦,只不过是当时不在意罢了。
也增试着用他的紫砂壶泡出来的汤,咂一口,慢慢的品味原来的感觉,总是感觉少点什么。
说着说着跑了题,哈哈。明天就给父亲送去,他肯定会喜欢的,在此感谢大师兄,感谢苹果,收到这个紫砂杯,感到了你们的热情和周到,谢谢。
本链接涉及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社区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