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旅行版的活动,就在家翻了一下,上学那时候爱好写作,给各大杂志社投稿,间接着也收到了全国各地的笔友写的信,信嘛,太多了,早就在搬家搬家中遗失了,我不是很爱集邮,但那时候的邮票还是保留了下来一部分,其中还有不少是国际信件的邮票,想想以前,人与人之间的来往都靠信件,信写好邮递出去后,就眼巴巴的等着回信啦,那时候那种心情真的很激动的。而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发达,书信根本失去了意义,不管天南地北,消息都是瞬间到达。
相信很多90后都不知道下面的粮票有什么用,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各种票据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票证,如果需要买米面油,必须出示粮票才成,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为 “吃饭的护照”。可以说,各种票据的出现、存在以及消失,也是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票证年代的一个特殊记忆。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 “吃、穿、用”这三大类。食品除了各种粮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及蔬菜票等。服装和日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更是一票难求,这些都是爷爷告诉我的,同样,我也没经历过。
而下面的这些钱币,是我这些年来收集的,都是全新的,其中,我去过的也只有区区六个地方,其他的都是经过各种方法收集到的,你们看看,能认识多少国家的钱呢?能认全的,让小编给打赏海贝哦!
本链接涉及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社区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