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欧的某女(性)朋友毫无预兆地宣布脱单,
携手男友走进了婚姻的殿(坟)堂(墓)。
身为大龄黄金圣斗士的本欧表示,一点都不羡慕!
一!点!都!不!
就喜欢专注贡献份子钱30年!哼!
在一边哀悼钞票第10086遍时,本欧打趣她,收这么多份子钱,蜜月可以好好爽一把了吧?
没想到她轻描淡写地说,弟弟要结婚了,这钱得拿去给未来弟媳当彩礼。
“爹妈说了,你做姐姐的,帮衬弟弟,是应该的。”
“应该你个大头鬼啊!”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都沿袭这么一项传统:男孩才是一个家庭的传承者,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而女儿注定要嫁给一个外姓人,养了也是白养,所以,在很多父母眼里,她们终究是“外人”,只有儿子,才是永远的依靠。
说好听的点的,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说的难听的,叫“赔钱货”。
那怎么才能“不亏本”呢?
嫁(卖)咯!
在农村,多的是女孩辍学在家,又当姐又当妈,亲手把弟弟拉扯大,然后又用自己的“卖身钱”供弟弟上学、娶妻、生子;
在城市,也不乏将女儿明码标价索要巨额彩礼的人家。给不了10万?对不起,不嫁!大家还会互相攀比自己的女儿出嫁时得到的彩礼数,拿的少了,还觉得自己丢面了。
闹呢!你生女儿,是为了让女儿出嫁时捞一笔吗?
哦,我忘了,你本来就不想生女儿来着。
更搞笑的是什么,
你们觉着有重男轻女想法的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
很神奇,竟然是女性。
而且绝大多是中年女性。
这些扮演着“施暴者”角色的人,正是那些曾经受“重男轻女”思想压迫的“被害人”。
女人为什么要为难女人?
可能是因为她自打记事儿起身边就充斥着赔钱货之类的声音,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她从家人的差别对待里,能看到男孩的好。
结婚了,要生子了,看到现在婆婆的脸色,想起过去的遭遇,她害怕生女儿。因为她认为男孩就是比女孩好。
女儿出生了,家人的冷淡,周围的冷言冷语,让她觉得自己犯下了大错。如果连续几胎都是女孩,她甚至会把气撒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如果生的是儿子,地位一下子就改变了,看到那些生女儿的媳妇不公平的对待,她不会觉得同情,她觉得是她们自己的肚子不争气。
在这样男权社会成长起来的女性,内心不认可自己,自然也不会认同其他女性。
本欧知道这样的风气很难一时得到彻底改变,在许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本欧还是想告诉那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这样危险的思想,请告诉他们:
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
如果你将养老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
那么晚年的幸福指数也仅取决于子女的孝顺程度,而非他们的性别。
很多老人觉得有了儿子、孙子、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而现实却是,许多娇宠长大的男性并不会善待晚年的父母,反而是女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为老人养老送终也更尽心尽力。
例如我身边的女性朋友们,过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都会捎带上一两件海尔的家电回家,给父母改善生活质量。
她们说,“海尔质量过硬,售后服务也好,爹妈有啥问题,一通电话给售后就能解决了,根本不用我们出马!”
孝顺的你,是不是也GET到了一项孝敬父母的新技能呢?!
3月5号海尔整套家电全球品质节华丽来袭!
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赶紧为父母添置几件实用的海尔家电,以表孝心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