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都有属于它表达自己特色的东西,
或许是那动人的市花,
让人看了顿时泛起诗意,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也可能是那首只属于它的单曲,
让人欲走还留而不舍,是而发起: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之感慨;
亦或是屹立不倒的标志建筑,
给人传递着前人的智慧,
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最能让人想到此城特色的,
莫过于让人垂涎三尺的地道特色美食了。
正如苏轼,为着东坡肉而作诗一首,
便可勾起你对黄州的幻想: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金农亦有诗:
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
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是以赞美腌笃鲜为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
如果我问你,我的家乡美食为何物,
你定能脱口而出:芋子包,
是而达到我为家乡美食推广之目标。
美食步骤自有帖开,
(芋子包步骤:https://bbs.haier.com/forum/mama/2020906.shtml)
今吾与之分享为芋子包带来的浓浓乡情,
以解我数月思乡之苦情。
每次做芋子包,最是一年难忘场景,
在我的心中,芋子包代表的是团圆,
更是圆满、平安、幸福的象征。
何以有此见?
在我家,每一次芋子包的出现,
就是逢年过节不在话下,
这一刻,就是享受美食,
享受团聚的欢乐。
脑海中总是浮现着七八个人围坐着,
兄弟姐妹剥着芋子皮,
妈妈一旁鼓捣成泥,
当一切准备就绪,
撸起袖子,一边揉搓着芋子面团,
一边唠叨着话家常。
犹记得从生活聊到婚姻,
更忘不了妈妈见我们调皮捣乱,
做个埋了“炸弹”的芋子包时,
笑得合不拢嘴。
当哥哥见我盯着炸弹芋子包时,
更是手快慌乱换了炸弹位置。
咬下一口,便是满足。
这地道的美食,就如客家情一般,
淳朴,愈演愈烈,愈品愈香。
工作在外,不时吃上芋子包的时候,
浓浓的思乡情更切,
顿时从心底涌上心头,
芋子包在我的眼里,
不止是一方美食,
更是乡情的寄托,
也是妈妈看我时那满足的温情。
然而在我看来,
一方美食自是与民俗乡情息息相关,
每每提到芋子包,
也让我想到美丽神奇的圆圆土楼。
芋子包也包含着浓浓土楼气息,
更传递着客家人民的热情、淳朴。
古有陆游赋诗以颂撒子(东莞传统贺年食品):
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民间亦有顺口溜传刀削面: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何时江山代有才人出,
为我永定芋子包也作词一首?
本链接涉及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社区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