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段我介绍了明孝陵的方城以及方城里面的对于各种陵园所在地的描述,我是一个对这种古老文化感兴趣的人,记录一下为了以后有时间去看看,下面接着介绍明孝陵里面最著名的石像神道,请大家跟上脚步继续咯~
石碑上的“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这可是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的
沿着54级台阶上来,可在南边的墙壁上看到:此山明太祖之墓。
据了解,经过专家的认证,明太祖朱元璋的地宫就在下面。
斑驳的墙砖上面还有字,蹭了导游,听说是那个年代不同砖厂都要带上章记。
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和倒在地上破损的叫不出名字的祥瑞石兽,使陵园内充满着一种残缺的沧桑和萧瑟感。其实能耐得住风吹雨打和战火摧折的,还是这些石头。比如“石象路”上的石雕们。
神道石刻: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两旁的石人有武将,文将。
每一座石刻都有它的寓意,而且这条神道之路从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
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我的网名就叫麒麟,来到这里,自然不能免俗的跟麒麟合张影啦!
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在神道的石刻中,大象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重达80吨左右。真想不出古代的人是怎么运送过来的,后来回来查询了一下,说是: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古人的智慧只是佩服了。
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
獬豸头上的角已被损毁,还能辨别忠奸主持公正么?
文武方门的门。
这儿现在是个公园,没什么看头了。
天黑了,坐公交去车站回家了,累屁屁的一天,指望着在车上好好睡一下了哦。
本链接涉及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社区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